山東今年計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7000公里


3月7日,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“鄉村振興齊魯樣板”系列發布會第一場,介紹山東打造農村生態宜居環境,繪就鄉村生態振興新畫卷情況。

農村公路是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公益性、基礎性、先導性設施。近年來,山東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服務鄉村振興成效顯著,老百姓出行日益方便。截至2022年底,山東全部鄉鎮實現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,全部行政村通瀝青(水泥)路,較大規模自然村通硬化路,農村村內道路基本實現“戶戶通”。

近五年來,山東累計新改建6米寬以上農村公路6.4萬公里,路網結構更加完善,服務通達水平顯著提升。截至2022年底,全省農村公路達26.26萬公里,路網密度達167.6公里/百平方公里,居全國前列。

路網更加暢通,百姓出行體驗更加舒適。截至目前,山東全部鄉鎮、建制村和較大自然村,以及重要景區景點實現通瀝青(水泥)路,對村內街巷集中硬化,基本實現“戶戶通”,群眾告別了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腳泥”的歷史。“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%實現通客車,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率達96%以上,全省縣、鄉物流網絡節點覆蓋率達100%。”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張玉宏介紹。

今年,山東將繼續實施“四好農村路”提質增效專項行動,今年計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7000公里,改造危舊橋梁300座、路面狀況改善工程1.8萬公里、重要村道安保工程3000公里。

(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曉婉 報道)

責任編輯: 禹亞寧      簽審: 劉芝杰